如果真的要離開地球,我們能去哪里呢?
火星作為太陽系內(nèi)除地球之外最適合居住的行星,自然是移民的首要考慮對象。
下面,我們將開啟這份星球備份計劃,看看火星將被如何開荒建設(shè)吧。
火星上現(xiàn)在有什么?
目前的火星基本上是一個寒冷的紅色荒漠。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類向火星發(fā)射了超過40枚空間探測器,進行了詳細的科學探測?;鹦潜砻鏈囟?140℃到30℃,平均-60 ℃。火星大氣成分為95%的二氧化碳,3%的氮氣,1.6%氬氣,0.13%氧氣和0.03%水蒸氣等,常有沙塵暴發(fā)生?;鹦谴髿鈱臃浅O”?,僅相當于地球大氣層的0.7%,加上沒有完整的磁場,火星只能抵擋部分的太陽輻射和宇宙射線?;鹦潜砻鏇]有穩(wěn)定的液態(tài)水,只有間歇流動的液態(tài)鹽水,但風化層中含有豐富的水分;在火星兩極存在大量的水冰,在火星冰蓋之下還發(fā)現(xiàn)一個直徑20公里的冰下湖。火星風化層含有豐富的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鐵、三氧化二鋁、氧化鎂以及氧化鈣等礦物質(zhì)。
即使技術(shù)的進步可以使人類在未來幾十年內(nèi)到達火星,考慮到從地球到火星極其昂貴的運送費用,建立人類定居點所需的物資將只有極少部分能從地球運送,絕大部分要通過就地取材來解決。那么,運送什么去火星性價比最高呢?
火星開荒,藍細菌“請戰(zhàn)”
生物系統(tǒng)能夠有效地利用各種自然資源,但是大多數(shù)植物和微生物無法直接利用火星現(xiàn)有的資源,從地球運送物資來維持它們的生長代謝將極大地限制成本效益和可持續(xù)性。
藍細菌又名藍藻,是地球進化過程中較早出現(xiàn)的光能自養(yǎng)微生物,在35億年前地球從無氧轉(zhuǎn)變?yōu)橛醒醐h(huán)境的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據(jù)估算藍細菌貢獻了地球上氧氣年產(chǎn)量的30%。藍細菌不僅能進行光合作用,還具有固氮和氫代謝等功能,這意味著藍細菌是少數(shù)幾種可以進行多途徑轉(zhuǎn)換太陽能的生物,并能夠全面參與碳、氫、氧、氮四大元素循環(huán),在物質(zhì)循環(huán)和能量代謝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藍細菌具有極強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在包括極地、鹽湖、荒漠等極端條件下廣泛存在。在火星上藍細菌能獲得生長所需的陽光、水和二氧化碳,火星風化層中也含有藍細菌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yǎng)元素。藍細菌可以直接用于氧氣、食品,燃料、藥品和材料的生產(chǎn)。
綜上所述,藍細菌可以作為“火星拓荒者”充分利用火星資源從而為火星移民進程開辟道路,使火星成為人類未來的第二個家園。
氧氣
氧氣對人類生存是必不可少的,斷氧后人只能存活2到3分鐘。目前在各種航天器中主要是通過電解水來實現(xiàn)供氧。由于火星的大氣層非常稀薄,而且氧氣只占火星大氣的0.13%,火星的氧分壓只相當于地球的1/20000。利用火星現(xiàn)有的資源生產(chǎn)氧氣可以考慮采用物理化學方法處理風化層凍土和水冰得到液態(tài)水,再通過電解水制氧氣,或者通過物理化學方法解離二氧化碳得到氧氣。
藍細菌可以利用太陽能通過光合作用光解水生成氧氣,這為通過物理化學方法制備氧氣提供了有效補充和安全備份。相比物理化學方法,藍細菌光合放氧裝置能耗更低,也易于搭建。藍細菌光合放氧的效率要遠高于植物,而且在光合反應器中通過優(yōu)化培養(yǎng)溫度、補料速率、細胞濃度和光照強度可以進一步提高藍細菌光合放氧的效率。很多藍細菌是可食用的,因此產(chǎn)生氧氣所需的資源可同時用于食品的生產(chǎn)。
食品
食品對人類的生存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藍細菌可以在利用火星資源生產(chǎn)食品方面大顯身手。螺旋藻(Spirulina)、發(fā)菜(發(fā)狀念珠藻,Nostoc flagelliforme)、地木耳(普通念珠藻,Nostoc commune)和葛仙米(擬球狀念珠藻,Nostoc sphaeroides )都是傳統(tǒng)的可食用藍細菌。
螺旋藻營養(yǎng)豐富,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酸、維生素、色素以及礦物質(zhì),蛋白質(zhì)含量可達干重的50%~70%,在世界各地都有廣泛培養(yǎng)及用作膳食補充劑。發(fā)菜富含蛋白質(zhì)和鈣、鐵等礦物質(zhì),耐寒冷、干旱,抗輻射的能力很強,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沙漠和貧瘠土壤中。地木耳富含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耐寒冷、干旱,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可生長在巖石及砂土上,在地球的南極仍能生存??紤]到人們的飲食習慣和口味,藍細菌還可以經(jīng)過簡單加工后添加到其他食品中。經(jīng)過遺傳改造的藍細菌還可以合成和分泌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等碳水化合物。
火星距離地球最近時約有5500萬公里,從地球到火星要飛行100~300天。發(fā)菜與地木耳經(jīng)過充分干燥脫水后可在航天器中長期保存,降低有效載荷的質(zhì)量和體積。干燥過的發(fā)菜與地木耳遇水后復蘇,又可以重新生長。發(fā)菜及地木耳都屬于念珠藻,具有固氮能力,可以固定火星大氣層中的氮氣為風化層提供天然氮肥。藍細菌還可以利用太陽能和火星上的水分,吸收風化層中的磷、硫、鎂、鐵等各種營養(yǎng)元素,固定火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氣,生成可供異養(yǎng)微生物和植物利用的各種底物。
地球上與火星類似的荒漠地區(qū)也存在著種類豐富的藍細菌。具鞘微鞘藻等藍細菌能在荒漠地區(qū)嚴酷(干旱、強輻射、溫度劇烈變化以及高鹽堿)的環(huán)境下生長繁殖,通過分泌胞外多糖和施加機械束縛力形成生物結(jié)皮,用于防沙治沙,促進荒漠地區(qū)的生態(tài)修復。類似的策略也可以應用到火星。
燃料
液態(tài)氫可以作為航天推進劑,但考慮到綜合性能,液態(tài)甲烷是更具優(yōu)勢的推進劑。氫氣與二氧化碳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發(fā)生Sabatier反應可生成甲烷和水?;鹦谴髿鈱又杏胸S富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壓為地球的17.6倍。氫氣可以通過電解水得到,藍細菌也可以產(chǎn)生氫氣,相比電解水制氫可以顯著降低能耗。藍細菌主要通過固氮酶和氫化酶產(chǎn)氫。具有固氮能力的念珠藻和魚腥藻在產(chǎn)氫方面有一定的優(yōu)勢。脂肪烴是汽油、柴油和煤油等液體燃料的主要成分,而脂肪烴的生物合成在藍細菌中普遍存在。
材料
藍細菌在營養(yǎng)匱乏的條件下可合成聚羥基丁酸酯(polyhydroxybutyrate, PHB)等聚羥基烷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 PHA),作為細胞內(nèi)的能量和碳源儲藏物質(zhì)。PHA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生物塑料之一。它們的機械性能與聚丙烯相似,可以在相似的條件下加工,PHA的主要優(yōu)點之一是生物可降解性。在火星上PHA等生物聚合物可被用作3D打印的材料。
其他應用
藍細菌還可以合成類菌孢素氨基酸(Mycosporine-Like Amino Acids,MAAs)、藻藍蛋白等抗輻射、抗氧化的化合物,以及對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等藥物。作為“跨界小能手”,藍細菌還可用于人類活動產(chǎn)生的有機廢物和廢水的回收利用。通過合成生物學等手段對藍細菌進行改造,將有助于它們完成火星拓荒者的光榮使命。
人類對火星的了解是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移民火星是一個漫長而且充滿挑戰(zhàn)的過程,從設(shè)想變?yōu)楝F(xiàn)實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曾經(jīng)讓地球煥發(fā)生機的藍細菌,未來能在火星成功拓荒嗎?
參考文獻:
1.C. S. Cockell, Trajectories of Martian Habitability. Astrobiology 14, 182-203 (2014).
2.A. A. Menezes, J. Cumbers, J. A. Hogan, A. P. Arkin, Towards synthetic biological approaches to resource utilization on space missions.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12, 20140715 (2015).
3.N. K. Sharma, S. P. Tiwari, K. Tripathi, A. K. Rai, Sustainability and cyanobacteria (blue-green algae): facts and challenges.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23, 1059-1081 (2011).
4.N. Latysheva, V. L. Junker, W. J. Palmer, G. A. Codd, D. Barker, The evolution of nitrogen fixation in cyanobacteria. Bioinformatics 28, 603-606 (2012).
5.D. Dutta, D. De, S. Chaudhuri, S. K. Bhattacharya, Hydrogen production by Cyanobacteria. Microbial Cell Factories 4, 1-11 (2005).
6.C. Verseux et al., Sustainable life support on Mars–the potential roles of cyanobacter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trobiology 15, 65-92 (2016).
7.J. I. Gitelson, Biological life-support systems for Mars mission.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12, 167-192 (1992).
責任編輯:陶薩麗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