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資訊 ? 地方資訊 ? 正文

山東省成武縣孫寺鎮(zhèn)千余畝撂荒地“復耕還糧”

發(fā)布日期:2022-02-20??來源:農村大眾報??作者:張超??瀏覽次數(shù):415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核心提示:2月3日,晌午過后,山東省成武縣孫寺鎮(zhèn)炮聲張莊村村民張續(xù)國來到自家田邊,望著年前剛剛流轉來的78畝復墾地,心里盤算著接下來的耕種計劃。部分流轉出去的復墾地種上了小麥。“這里以前是我們村的撂荒地,大概有200多畝?!币荒甓嗲?,眼前這些地還是雜草叢生,炮聲張莊村黨支部書記張存良說。炮聲張莊村有817人、1300余畝耕地,是個典型的魯西南平原村,村里傳統(tǒng)

2月3日,晌午過后,山東省成武縣孫寺鎮(zhèn)炮聲張莊村村民張續(xù)國來到自家田邊,望著年前剛剛流轉來的78畝復墾地,心里盤算著接下來的耕種計劃。

部分流轉出去的復墾地種上了小麥。

“這里以前是我們村的撂荒地,大概有200多畝。”一年多前,眼前這些地還是雜草叢生,炮聲張莊村黨支部書記張存良說。

炮聲張莊村有817人、1300余畝耕地,是個典型的魯西南平原村,村里傳統(tǒng)的板材加工生意歷經30多年,日趨式微。傳統(tǒng)農業(yè)產出的效益低,農村勞動力外流,困擾著村莊發(fā)展,土地撂荒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如何盤活撂荒地?

2020年10月,孫寺鎮(zhèn)黨委政府進行了一次逐村逐戶的摸底排查,一查嚇一跳——全鎮(zhèn)被拋荒棄耕的耕地有1205畝,時間最長的達7年;在耕土地中,糧食種植比例也大幅壓縮。

“外面機會多,青壯勞動力出去打工也便利。留在村里的,也多以板材加工家庭作坊為主,效益低?!睂O寺鎮(zhèn)黨委書記田長青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作為周邊有名的糧食產區(qū),如今吃糧需要外購的人家卻不在少數(shù)。

在上級有關部門支持下,孫寺鎮(zhèn)在推動承包戶種好責任田的同時,推動土地流轉,將群眾無力耕種的土地交由本地農業(yè)科技公司或者種糧大戶集中經營。

孫寺鎮(zhèn)還在成武縣率先推行“田長制”,設置“大中小”三級田長,分別由鄉(xiāng)鎮(zhèn)、村黨支部、村小組主要負責人擔任,設置由農戶擔任的田塊長。全鎮(zhèn)151名田長共治共管,將耕地保護、復耕還糧的責任網格化,逐級壓實。

作為中級田長的張存良,在了解到村莊撂荒耕地的實際情況后,三番五次上門做群眾工作?!爸饕桥峦恋亟怀鋈ゾ筒皇亲约旱牧??!贝迕駨埫鲃讓幙系鼗脑谀莾海策t遲不肯點頭將土地流轉出去。

“地還是你們的,村里重新整理然后發(fā)包流轉,還是種糧食,每年還能有800元收入?!睆埓媪疾扇∮鼗貞?zhàn)術,先說通了張明勛在北京上班的兒子,然后帶上土地流轉合同逐頁向他解釋。張明勛終于安下心來:“簽!”

荒地變良田的故事,正在越來越多的村莊上演。

眼下,孫寺鎮(zhèn)曾被撂荒的1205畝耕地,復耕面積已達97.3%。春節(jié)過后,剩余的復耕地也將陸續(xù)流轉出去。

張存良告訴記者,下一步,村里將借助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進行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實現(xiàn)“田成方、渠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肥沃的土壤、完善的設施配套將大大增強經營戶的抗災能力,為糧食高產穩(wěn)產提供堅實保障。

責任編輯:竇碩峰 王德貞

總平臺審核編輯:李楠

?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yè)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lián)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
?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最新資訊
友情鏈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