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草蟲繪
冬至是一年之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從冬至這一天起,隨著太陽的運行軌跡北移,北半球白天越來越長,黑夜越來越短。誠如《呂氏春秋》所言,“民無道知天,民以四時寒暑日月星辰之行知天”,古人很早就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對天象的觀察中,注意到了這個特殊的日子。在早期的文獻中,關(guān)于二十四節(jié)氣的記述是不斷豐富的,冬至則是最早被觀測和記錄下來的節(jié)氣之一?!渡袝虻洹酚浭鋈?,云“日短星昴,以正仲冬”,這是說冬至這一天白天最短,昴星出現(xiàn)在黃昏的星空中?!渡袝冯m然沒有“冬至”之名,但已經(jīng)根據(jù)晝夜長短和星象的不同,描述了“二分二至”的時令特點。《左傳》記述春秋史事,魯僖公五年和魯昭公二十年,都以“日南至”稱冬至。同時,魯僖公五年和魯昭公十七年,則有關(guān)于“分、至、啟、閉”這“四時八節(jié)”的記載。到了漢代,在《淮南子》等古籍中,有了關(guān)于二十四節(jié)氣的完整記述,“冬至”之名也逐步定型。
從漢字上說,“冬至”也體現(xiàn)出古人對這一節(jié)氣的理解。
從漢字字形和漢語詞源上說,“冬”和“終”這兩個字,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從字形上說,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冬”和“終”本是一字,像繩子的頂端各打一個結(jié),表示事情的終結(jié)。從詞義上說,許慎《說文解字》:“冬,四時盡也?!眲⑽酢夺屆罚骸岸?,終也,物終成也。”在古人的認(rèn)識里,一年的四季,以萬物生長的春天作為開始,以草木凋零的冬天作為終點,“冬”是四季中居于終點的季節(jié),“終”則是事情的終結(jié),“冬”和“終”是一組同源字。
隨著語言的使用,文字也逐步分化?!墩f文解字》中分別收錄了“冬”和“終”二字,并各有小篆和古文兩個形體。其中,“終”之古文,上承甲骨文、金文,將兩端的繩結(jié)連成一道橫線?!岸敝∽?,在古文“終”下增加義符“仌”(bīnɡ);“終”之小篆,又在小篆“冬”旁增加義符“糸”。最終,“冬”和“終”這兩個字在隸楷階段完成分化。
《說文解字》“冬”的兩個字形,非常傳神地體現(xiàn)出古人從不同角度對冬天的觀察。
《說文解字》小篆的“冬”字,下方所從之“仌”是“冰”之古字,字形像冰凌之形。今天,“仌”字已很少單獨使用,但作為部首,“仌”以兩點水的形體,保留在很多漢字中——“寒、冷、凜、冽、凍、凌”這些漢字中的兩點,都來自古代的“仌”字。小篆“冬”字從“仌”,正寓含著古人造字時對冬天寒冷的切身感受。
《說文解字》古文的“冬”字,中間從“日”?!叭铡笔菧嘏奶?,而冬日寒風(fēng)刺骨,“冬”為什么也從“日”?其實,在從“日”的幾組漢字里,恰能看到古人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認(rèn)識太陽——在“明、晃、暗、昧”這組字中,部首“日”和光線的明暗有關(guān),說明人們從太陽的照射中感受著變化的光影;而在“早、晚、昏、暮”這組字中,部首“日”和時間的變化有關(guān),說明人們從太陽的周期運行中感受著時間的節(jié)律。古文“冬”字從“日”,和后一組字類似,表達著一年終盡之時的時間體驗。
冬至的“至”字,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字形上是倒立的“矢”字,像箭鏃之形,“至”下的一橫像箭靶之形?!爸痢毕窦渲邪凶樱玖x是到達,引申有極點、到極點的意思?!蹲髠鳌贩Q冬至為“日南至”,《呂氏春秋》稱冬至為“日短至”,都是說冬至是冬天太陽運行到南面的極點,也是白天最短的那一天。
漢代的《孝經(jīng)說》在提及“冬至”時說,“至有三義,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之至”,道出了冬至所蘊含的文化含義。在古人看來,冬與終有關(guān),是四季的終點,但也是新的四季的起點。自冬至起,陰氣漸消,陽氣初萌,孕育出勃勃的生機。周代以冬至為歲首,《史記·律書》:“氣始于冬至,周而復(fù)始?!狈从吃谔圃娭?,杜甫有“冬至陽生春又來”的詩句。時至今日,民間仍有“冬至大如年”這一說法,更有自冬至起數(shù)九的習(xí)俗。
英國詩人雪萊在《西風(fēng)頌》中曾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yuǎn)嗎?”冬至?xí)r節(jié),讓我們九九消寒,一起迎接生機勃勃的新一年吧!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副教授)
責(zé)任編輯:位中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