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八十在自家草場割草。張萌 攝
秋日,來到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翁牛特旗布力彥嘎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綠色莊園,占地2000畝。這里是牧場、是果園、是農(nóng)田,也是治沙老人唐八十的家。
“老人出去放牛了,我打電話喊他回來?!碧瓢耸膬合眿D熱情招呼我們先坐下等。沒一會兒,精神矍鑠的老人趕回來了。
在他的帶領(lǐng)下,記者走進這片綠色莊園,綠樹成片、鳥鳴不斷,充滿生機。老人邊割牧草、準備喂牛,邊談起過往。
“我是1948年出生的,小時候這兒生態(tài)環(huán)境好極了,家外面的草長得跟我一般高,野生動物也很多,孩子們沒有大人領(lǐng)著都害怕走進草叢里。后來環(huán)境惡化,能夠看見動物已變得十分稀奇,我的孩子們小時候連野雞、野兔子都不認識。”唐八十回憶道。
布力彥嘎查處于科爾沁沙地腹地,受氣候和人為等多種因素影響,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草地沙化日趨嚴重,曾經(jīng)的綠意蔥蘢被肆虐的風沙淹沒。
時任布力彥嘎查黨支部書記的唐八十動員全村老少挺進沙窩治沙,但一想到惡劣又貧窮的環(huán)境,村民望沙卻步,紛紛選擇搬離這里,到村東草甸子上再蓋新房。
勸不動村民就自己干。唐八十不顧家人反對,拆了新蓋的4間磚瓦房,又賣了家中300只羊作為治沙的本金,在沙窩子里選擇了一處位置較高的地方,壘起了3間土房,準備和沙子打一場持久戰(zhàn)?!吧匙右呀?jīng)欺負到我們頭上來了,必須行動起來,這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使命,也是對子孫后代負責?!?/p>
唐八十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干的。1987年,把家搬進沙地腹地的那個春天,他在住處周圍嘗試先圍封500畝流動沙地。然而,沒有樹苗和水源,想在茫茫沙海中植樹造林談何容易?
“那時候不只是家人反對,親戚朋友和村民都不理解,勸我別瞎折騰,不留后路地干,以后政策變了怎么辦??嗍钦娴目?,但我心里就想,我們幾代人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不能讓它毀于一旦?!碧瓢耸f。
有了心中堅定的信念,他不再理會別人怎么說,只一門心思全放在治沙造林上,妻子拗不過他只好也幫著一起干。
沒有樹苗,唐八十便趕著毛驢車到50公里以外的烏丹鎮(zhèn)買了沙棘、黃柳、白檸條、榆樹等,來回一趟就要3天時間。植樹離不開水,夫妻倆打井、挑水,一個樹坑、一個樹坑地澆灌樹苗。為了防止牲畜踐踏樹苗,唐八十又買來鐵絲網(wǎng)罩和木樁,和妻子埋樁、圍網(wǎng)罩。
幾個月下來,樹苗栽上了,鐵絲網(wǎng)罩也封好了,但夫妻倆臉和身上都曬破了皮。本以為能就此喘口氣,誰曾想,一夜大風過后,圍網(wǎng)和木樁被埋到沙子里,剛栽好的樹苗被沙子埋沒不見了蹤影,還有的被連根拔起刮沒了。
唐八十望著茫茫沙海,咬了咬牙,把木樁、圍網(wǎng)從沙子里扒出來,重新立起來埋牢固,再種上樹苗。吹了就種,種了再吹,早出晚歸,風餐露宿。
在老人的回憶里,那時不僅要忙于治沙造林,作為村黨支部書記的他還要解決好村里的各種問題。在水、電、路三不通的那個年代,要在幾個點位來回往返實屬不易。
種樹的第二年,一場雨給唐八十帶來了希望。
種樹的第三年,沙海中迎來了一片新綠。植被恢復的同時,生態(tài)也迎來了改觀,沙地里出現(xiàn)了一只野雞。這一發(fā)現(xiàn)讓唐八十欣喜若狂,沒多久他便買回幾只家養(yǎng)的野雞放養(yǎng)在樹林里。
種樹的第四年,樹林里不僅野雞成群,連多年不見的野兔、狐貍等動物也頻頻造訪。老人乘勝追擊,再向外圍封700畝沙地。
到第十年,唐八十圍封的沙地面積已達2000余畝。
在唐八十的感召下,村民的態(tài)度從質(zhì)疑到理解,開始以他的圍封區(qū)為中心加入治沙一線。他和同村的兩個本家兄弟合作圍封沙地8500畝,還自籌資金10多萬元,建起了1萬多畝人工草場,發(fā)展十幾個林木品種,遍地孕育著綠色的希望。
在治沙造林的過程中,唐八十逐漸探索出一條以林促木、開發(fā)沙產(chǎn)業(yè)的致富路。利用樹木這道綠色屏障,他在林間開墾種植玉米和蔬菜、年產(chǎn)飼料5500公斤,還鉆研畜牧改良技術(shù),飼養(yǎng)了100多頭牛和10多只羊,初步實現(xiàn)了家庭畜牧業(yè)產(chǎn)業(yè)化,也有了可觀的收益。
如今,全嘎查已有120多戶牧民共同治理了8萬多畝沙地,有效保護了1.5萬畝草場、4600萬畝農(nóng)田、6個村莊和蘇木。與此同時,村民的日子也漸漸富裕起來。
過去的36年,唐八十用熱血堅守、汗水耕耘,把茫茫沙地變?yōu)榫G洲。他多次被評為全國、自治區(qū)、赤峰市勞動模范,并先后獲得“全區(qū)綠化造林十大標兵”“全國綠化獎章獲得者”“中國好人榜”等榮譽稱號。
在唐八十的家中,記者看到了這些沉甸甸的證書,但在老人看來,這些榮譽和夸獎都不重要?!耙郧肮忸欀紊常瑳]有好好照顧妻子,讓她現(xiàn)在各種疾病纏身,很是愧疚。但能夠給留給子孫一片綠水青山我又很知足,我還要接著干?!碧瓢耸f。
采訪結(jié)束,記者同老人握手告別。那雙粗壯大手滿是厚繭又不乏傷痕,記錄著老人的艱辛歲月,在記者看來也是身為治沙人的一枚勛章。(記者張萌)
責任編輯:賀治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