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fēng)乍起,如刺入骨。
偌大的庭院空曠而寂寥,堂前門戶洞開,侍者早已不見人影,高大的槐樹和紛繁的棗樹裸露著光禿禿的枝干。
他大步邁出宮門,憂憤而去,踽踽獨行。
這是個憂天憂地、憂古憂今、憂國憂民的老人。他身材高大,低矮的門楣刮開了他的發(fā)髻,花白的頭發(fā)一下子散落下來,覆蓋住他飽滿的額頭。他的劍眉上挑,寬寬的臉龐帶著傲慢;他的神情威嚴,卻有一絲絲落拓;他的目光犀利,蕭索里透露著無比堅韌;他的腳步踟躕,在凜冽的寒風(fēng)中顯得如此孤獨。
這是孟軻,后世尊稱他為孟子。
隔著兩千余年的歲月,我們心目中的孟子,有著神仙一般的仙風(fēng)道骨、不可逾越的大家氣象,有著任性縱情的豪杰氣概、凜冽高潔的非凡品質(zhì)??墒?,拂去歲月的淋漓光輝,游說列國的孟子,又如何不同他游說列國的師祖孔子一樣,“顛簸流離”,“惶惶如喪家之犬,不可終日”?
這是中國文化深沉、厚重的一頁,更是中華文明艱辛、執(zhí)著的一頁。
中國古人的思想重視回到內(nèi)心,重視悟道修行,重視道法天地自然,明道以樹德,以孔子和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更是如此。我們不妨看看孟子的游歷之路——游齊,入宋,過薛,歸鄒,至魯,入滕,游梁,為卿于齊,最后歸鄒。這花費了他二十余年時間,占了他生命的四分之一。他幾乎一直在路上,他是位毫無爭議的思想者,也是位貨真價實的“行動派”。在此期間,他曾會見過齊威王、宋康王、滕文公、鄒穆公、魯平公、梁惠王、梁襄王、齊宣王等多位君主,盡管此間不乏熱情洋溢的對話,可是更有直言不諱、肆意批判。當(dāng)時幾個大國都致力于富國強兵,通過暴力實現(xiàn)統(tǒng)一,“圣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下》)。孟子仁政愛民的學(xué)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于事情”,沒有得到實施的機會。晚年孟子回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傳道授業(yè)解惑,與弟子們共同探討治國方略,并將自己的思想著書立說,最終成就了《孟子》的輝煌篇章。
孟子,到底是怎樣的人物?他是在巷陌野田里急急奔走的鄉(xiāng)村老教師,也是在歷史長空里寂寂發(fā)光的星辰?!睹献印菲咂?,如北斗七星。
在春秋戰(zhàn)國戰(zhàn)爭頻仍、禮崩樂壞的漫漫暗夜里,孟子橫空出世,規(guī)矩天下,猶如一縷光,照亮了整個世界,照亮了中華民族的未來。
公元前372年,孟子出生于鄒國(今山東鄒城),早年拜孔子之孫孔伋的門人為師。為了推行自己的政見,建立理想社會,孟子學(xué)成之后開始周游列國,終其一生,游說諸侯。
《史記》記載孟子僅百余字:
孟軻,鄒人也。受業(yè)子思之門人。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當(dāng)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彊兵;楚、魏用吳起,戰(zhàn)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wù)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書開篇便記載孟子見梁惠王時關(guān)于義利的對話。
梁惠王問:“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答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梁惠王稱孟子為“叟”,亦即“老先生”,知是孟子游歷晚期之事。孟子將其列為章首,可見關(guān)乎其所思所想的主旨。孟子在滕國推行仁政失敗后,聽說梁惠王招納賢士,于是率領(lǐng)門徒,“后車數(shù)十乘,從者數(shù)百人”,浩浩蕩蕩來到魏國。此時,梁惠王剛剛經(jīng)歷了一連串的軍事失敗,故而一見到孟子便急迫地問:老先生,您不遠千里而來,能給我的國家?guī)硎裁蠢??于是,就有了兩人這場關(guān)于仁愛義利的對話。
孟子對孔子備極尊崇,他在《孟子·公孫丑》中說:“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币钥酌蠟榇淼娜寮覍W(xué)派,將義利之說作為儒學(xué)第一要義。所以不難理解何以將孟子與梁惠王的這段對話作為全書的開篇。孟子所生活的戰(zhàn)國中后期,周代以來的禮樂制度徹底崩壞,如何重建政治秩序成為最急迫的現(xiàn)實問題。然而,在這一問題上,諸子所言不甚相同。法家主張對內(nèi)富國強兵,對外武力擴張,通過暴力重建政治秩序,此乃“霸道”。而孟子則對這種觀點強烈反對,他主張行仁政,從王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呼吁以仁政謀得民心,從而重建政治秩序。
簡單的對話其實富含深意。同中華文明不同,人類的其他文明多是宗教文明,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靠的是“神的律令”,而在沒有“神”作為立法者的前提下,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則提供了非常簡單、高效的社會規(guī)范,這是孔孟之道高明之處。孟子出生之時距孔子之死大約一百年,即春秋戰(zhàn)國時期。士階層崛起,他們周游列國,奔走呼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盛況。
孟子的義利之辨不僅僅是利益分配的問題,而且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當(dāng)彼之時,梁惠王所問“有以利吾國”的“利”不是民眾物質(zhì)利益的“利”,而是攻占他國土地、殺戮他國民眾、“欲以富國強兵為利”的“利”,是梁惠王擴張疆域、征服秦楚的“大欲”,所以才有孟子的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在這里,孟子告誡梁惠王,同時也告誡那個時代的所有人,在一個混亂、紛爭、無序的社會里,不應(yīng)該只想著謀求一國之私利,而是要建立公平、正義,特別是人和人之間的良善與信任。
司馬遷喜愛讀孟子的書,他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寫道:“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嘆也。曰‘嗟乎!利誠亂之始也!’”司馬遷在這所寫到的“利”,正是孟子所否定的“利”,即只求一人一國之私不講道義原則的“利”。從這里,可見孟子主張的仁政與王道。
兩千多年來,這部深深扎根于中國的作品,對中華民族道德傳統(tǒng)和文化性格的形成,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孟子思想中的浩然正氣、仁政思想、規(guī)矩之道、義利之辯等逐步融入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成為中華民族精神血脈的支撐。
孟子地位的確立,始自唐代文學(xué)家韓愈。韓愈提出“道統(tǒng)”概念,認為孟子是直承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的繼承人。他說:“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表n愈不僅把孟子媲美孔子,而且認為自他之后,道統(tǒng)的傳承就中斷了,稱贊孟子“功不在禹下”。南宋理學(xué)家朱熹以孟子為幟志,對其更是不吝贊美之詞:“孟軻氏沒,圣學(xué)失傳,天下之士,背本趨末?!?/p>
孟子所強調(diào)的“仁政”“民本”“天下為公”等思想,對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和社會變革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孟子所強調(diào)的“天下為公”思想也促進了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和社會變革。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承繼孟子,提出“天下為公”,推動了中國政治和社會的變革。
孟子思想博大精深,不僅成為中國思想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對中國文學(xué)、藝術(shù)、哲學(xué)等領(lǐng)域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毫無疑問,他是中國歷史和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智慧之源。
(作者系作家、文藝評論家)
責(zé)任編輯:賈倩